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咋办?企业要么咬牙降价,要么被挤出市场,可曹德旺偏不吃这一套!这位福耀玻璃的掌门人放出豪言:“不管你加多少税,不赚钱我就不卖!”2018年,贸易战火烧得正旺,福耀的美国工厂却逆势盈利,震惊了业内。这老头儿凭啥这么硬气?靠的是全球化布局、技术底气和一颗不服输的心。他用几十年商海沉浮的经验,带着福耀在关税重压下杀出一条血路鑫东财配资,硬是让美国市场服了软。
曹德旺的底气,来自他早早布下的全球棋局。2018年,美国对华商品加征25%关税,多少企业被打得措手不及,可福耀却像个老狐狸,早就有了后手。福耀在美国、德国、墨西哥都有工厂,2020年年报显示,海外收入占了公司快一半。关税来了,他不慌,墨西哥工厂直接利用北美自贸协定的零关税优势,把玻璃运到美国,成本几乎没涨。德国工厂也不闲着,借着欧盟和美国的低关税通道,悄悄增加对美出口。曹德旺这招,简直是“关了一扇门,我换个门走”。当年关税突袭,福耀迅速调整供应链,愣是把危机变成了商机。这布局,哪是临时抱佛脚,分明是十多年前就埋好的伏笔。
光有工厂还不够,福耀的杀手锏是技术。曹德旺常说,技术是企业的命根子。福耀每年砸下营收的5%搞研发,手握2000多项专利,造出的高性能玻璃让对手望尘莫及。特斯拉Model S的玻璃,就是福耀供的,那种抬头显示HUD玻璃,透光率高到离谱,全球没几家能做。2021年财报里鑫东财配资,福耀的技术优势直接让它成了特斯拉、宝马的香饽饽。关税推高成本?曹德旺不怕,微微提个价,客户还得捏着鼻子买。为啥?因为福耀的玻璃别人替代不了!这就叫“手里有货,心里不慌”。关税再高,福耀的技术底气硬得像块铁,客户只能乖乖掏钱。
技术牛归牛,成本控制更是曹德旺的拿手好戏。他在生产上精打细算,天然气替了重油,废玻璃回收再利用,每一分钱都抠得门儿清。美国俄亥俄州的莫瑞恩工厂,刚开张就碰上工会闹罢工,差点停产。曹德旺二话不说,亲自上阵,果断处理闹事的刺头,又给工人开出月薪4000多美元的高工资,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。《美国工厂》纪录片里,这老头儿跟工人拍桌子瞪眼,可转头又给加薪、修食堂,硬是把人心收服了。罢工风波没几天,工厂就恢复满产,效率高得让工会都傻了眼。这招“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”,让福耀在美国站稳了脚跟,关税的压力也跟着化解了不少。
说到化解危机,曹德旺的现金流就像个定海神针。2016年,他嗅到贸易保护的苗头,果断在墨西哥蒂华纳砸下1.5亿美元建厂。《福布斯》报道里说,这厂子赶在2020年关税升级前投产,靠着零关税优势直接抢占北美市场。全球经济晃荡的时候,多少企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,福耀却仗着兜里现金多,逆势扩张。曹德旺的逻辑简单粗暴:经济危机是机会,别人不敢投,我投!这魄力,活脱脱是“别人恐惧我贪婪”的教科书。墨西哥工厂一开张,福耀的美国供应链立马稳如泰山,关税的冲击被甩到九霄云外。
硬核归硬核,曹德旺也不是冷血的生意人。他的社会责任感,给了福耀另一层护身符。在国内,他捐了160多亿元,修学校、帮穷人,2011年还搞了个“曹德旺基金会”。在美国,福耀也没闲着,俄亥俄州社区的学校修缮、慈善项目,都有福耀的影子。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写过,曹德旺靠这些公益活动,把美国当地的政府和居民哄得服服帖帖。关税压力再大,地方政府看在福耀的贡献上,也会给点政策便利。工厂运营顺畅,工人干劲足,福耀的品牌形象更是蹭蹭上涨。这老头儿,硬汉外表下,还藏着一颗柔软的心。
曹德旺的硬核哲学,不只是大企业的专属。中小企业也能学学他的全球化思维和技术投入,把危机当机遇。福耀的故事告诉我们,中国制造在全球舞台,永远有翻盘的机会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鑫东财配资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